中国南岭地区部分典型钨矿的成岩成矿时差及其讨论
南岭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大型W、Sn多金属矿床成矿带,钨矿类型丰富,如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等,但以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为主.本文共收集了72个中国南岭地区三类(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典型钨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旨在讨论并厘定各类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差.笔者将统计的成岩成矿时差数据按照钨矿成因类型分类,绘制成图。从钨矿成岩成矿时差散点图可知,三种钨矿的成岩成矿时差有按蚀变花岗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的顺序依次递增的趋势。按照张德会等(2004)、赵博等(2015)等人的意见,在矿床形成过程中,F、U等矿化剂很可能影响了南岭W、Sn成矿体系的生存周期与富集机制。因此,笔者收集了6个南岭典型钨矿床源岩中的U、F数据,并与其时差进行对比。各矿床成矿源岩中的U、F丰度均较高(超过了世界平均值),说明成岩成矿时差对成矿源岩中的U、F丰度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但是,U、F丰度与成岩成矿时差并没有线性关系,说明U、F丰度并非影响成岩成矿时差的唯一因素。
钨矿床 成岩成矿时差 变化趋势 富集机制
廖煜钟 张德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4-16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