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云南东川观音山铜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东川”观音山式”铜矿为我院实施云南省”3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基金项目的《铁架山—菜园子铁矿普查》时首次发现,特指产于昆阳群大营盘组二段(Pt2d2)炭硅质板岩中的沉积-改造型铜矿.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南北向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与东西向宝九断裂所夹持的昆阳裂谷内会理—东川裂陷槽的一个断陷盆地中部,处于落因背斜南西翼即基多向斜北东翼,茂麓—落因—九龙弧形构造带内.矿区出露地层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昆阳群大营盘组、中昆阳群青龙山组、黑山组等,总体呈近北西—南北向展布.矿体主要赋存于大营盘组二段黑色炭硅质板岩中,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观音山式”铜矿具有显著的层、位专属性,受地层与岩性双重控制,其成因可能属于沉积-改造,其中的成矿金属元素来源于地层(板岩),成矿流体具中温、低中盐度特征。其落雪—因民带西侧大营盘组地层出露地区成矿条件较好,具寻找观音山铜矿的前景。

铜矿 地质构造 成矿机制 找矿前景

杨金富 和浪涛 沈良 陈贤胜 薛力鹏 李仕斌

云南有色地质局地质勘查院,昆明 650216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26-28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