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表层土壤中PCBs的分布和手性特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挥发性或半挥发性,能够从生态系统的土壤、水体等介质中以蒸汽形式进入大气介质或吸附在大气颗粒物表面,并可在通过长距离的迁移后返回地表.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广为人知的POPs,尽管其使用已经被禁止了几十年,有研究者对于大气中多氯联苯的监测表明,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现在还有持续不断的多氯联苯输入.本次研究在青藏高原中部采集的4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PCBs的总含量为66.98-150.81ng/kg,平均含量为100.64ng/kg。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表层土壤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总含量与采样点的高度和粘土矿物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并发现CB-95、CB-136和CB-149的EF值与采样高度和各自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是环境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冷捕获作用”加强,沉降到土壤的PCBs的量增加,并引起EF值的变化。
土壤污染 多氯联苯 分布规律 空气温度
孙勇 袁国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05-107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