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故居本体人文资源研究
任弼时故居是公元1904年至1920年期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出生、成长、学习、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地方.是影响任弼时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见证.任弼时故居又名任家新屋里,位于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弼时村(原名湖南省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白沙河东岸,是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湘北典型的乡村民居建筑.任弼时故居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在方圆数十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至今,已十分珍稀.1988年任弼时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宣扬任弼时的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它的和谐、宜居的建筑结构特点、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残存于建筑物上的字、画、物的痕迹饱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任弼时故居—新屋里人文资源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拓进取的进步思想和创新创造精神,使新屋里走出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而深人挖掘和研究它的人文资源,有益于更好地保护利用宝贵的文化遗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名人故居 人文资源 文化保护 任弼时
邹水清
任弼时纪念馆研究室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65-73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