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社交媒体的“互联网+”学术交流模式探究--以清华大学“微沙龙”为例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深刻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学术交流工作中,结合社交媒体,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学术交流新模式——“微沙龙”,实现了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使随时随地开展学术交流成为可能.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有效培育学生学术交流习惯,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潜力,建设更为自主、活跃的高校学术交流环境.为了促进研究生自主、自发开展学术交流,助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会依托社交媒体,主动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建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020”学术交流平台——“微沙龙”。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有效培育学生学术交流习惯,推动师生互动,促进跨学科交流和学术创新,建设更为自主、活跃的高校学术软环境,是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有益补充。

研究生教育 学术交流模式 社交媒体 创新能力

张小平 刘博涵 吴锦鹏 赵璞 吕东青

清华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655-663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