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东北M≥5.0地震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本文选取滇东北及川滇交界北纬26.0~27.5°,102.5~105.5°作为研究区,该区2003年以来发生了7组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0级以上地震一次,即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对该研究区2002年以来模拟、2006年及2012年以来数字化流体前兆资料进行梳理,筛选出27台65项水位、水温、二氧化碳、钙离子、镁离子、氟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导率、PH值流体观测资料.滇东北5级以上地震前,该区中、短两类前兆异常项数均出现升高现象,首先中期异常增多,随后短期异常相应也增多,前兆合成速率变化结果表明,滇东北5级以上地震或附近6级以上地震前,滇东北前兆合成速率多出现高于0.3的加速变化,异常值最大值高于0.35,异常结束后3个月内,对应的主要滇东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对应率为50%概况率达71%。

地震前兆 地下流体 异常特征 区域应力场

刘翔 付虹 谢亚萍 李琼 何德强

云南省地震局 昆明 650224 昭通市防震减灾局 昭通 657000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第五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16年学术年会

内蒙古海拉尔

中文

44-44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