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谁与争锋--开创中国航天航空涡喷燃烧技术广泛应用的新时代
航天航空涡喷燃烧器是由燃煤或焦块的炉体和变频电控柜组成,炉体内分为强力涡喷涡导装置、炉膛、减压稳压口、热交换(或喷射)结构、炉灰集收室五部分。刘邱3号的特点是煤(焦)“气化”后在炉膛内完成100%充分燃烧,炉膛内烈焰温度高达1200℃,并以强劲的旋转火焰流喷射而出,与刘邱1号、2号有不同之处,喷火口与铸件热处理炉的火道(非装放铸件的炉膛)对接,使铸件处于高温和“绝氧”环境,最高退火温度(如高锰钢件水韧处理温度)可达1100℃,可视不同铸件的退火工艺规范任意自控调节,炉膛内各部位温差可控±10℃范围,无氧火焰旋流在热处理炉膛内“无缝不进”,铸件受热面积大且均匀,“绝氧”气氛能使铸件表面高温下少无氧化,比电热处理炉更为优越、节能、高效、优质。
航空航天工程 铸造工艺 涡喷燃烧炉 燃烧原理
中南铸冶·中国航天航空涡喷炉研发基地
国内会议
徐州
中文
142-147
2016-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