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C法预测TBM性能
HC法是适用于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勘察和设计的一种围岩工程地质分类方法,主要用于评判围岩的整体稳定程度,并指导开挖与系统支护设计.为开发一个实用的TBM性能预测经验模型,在大部分岩体为中硬—坚硬火成岩的某引水隧洞中收集49组有效数据,研究TBM性能与数据库中各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发现因HC法中各输入参数对现场贯入度指数FPI的影响程度不同及其分配权重的不适用性,基于HC或BQ预测FPI的精度是非常有限的;当HC在40-60、BQ在350-450时,TBM的净掘进速度PR达到最佳;Ⅲ类围岩的可掘性优于Ⅱ类围岩的可掘性.由于数据库中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不连续面和隧道轴向夹角和隧道节段平均埋深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共线性,运用岭回归、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将FPI实测值与FPI预测值进行比较,发现结果一致性较好,这突出了基于HC法的多元回归模型在预测TBM性能时的强大潜力.但需强调的是本研究中开发的经验关系仅适用于地质条件类似于研究隧道的情况,还需收集更多的现场数据来扩展本研究中开发的经验模型,最终开发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通用模型.
引水隧洞 掘进施工 围岩稳定性 HC法
刘泉声 刘建平 潘玉丛 孔晓璇 洪开荣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 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 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1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518-533
2016-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