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平台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以W教授的微信“朋友圈”为例
大数据时代旅游者行为呈现智能化与个性化趋势,因而增加了相关研究复杂性和综合性.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及其与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为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及技术支持.以往地理学者重点关注群体性旅游者的时空行为,而忽视多身份及个性化的群体领袖和代表的时空行为.为此,本文基于微信平台的朋友圈,获取特殊“旅游者”W教授2014年逐日活动记录,挖掘其日常活动内容、足迹、照片、情绪等时空信息,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GIS空间热点分析和追踪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时空表达,探究其时空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W教授有稳定的更新朋友圈习惯,动态数的时刻变化呈现双峰模式,上午8点为高发时刻,且以转发加评论为主;2)图志是其微信的主要表达形式,其拍照意愿强烈、偏好自拍,属于积极的自媒体代表,其拍摄行为在时间上表现出规律性,受到温度、心情、活动内容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且对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感知较强;3)其时空足迹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以中国和欧洲为主,在国内集中于爱辉-腾冲线东南的人口稠密地区;4)其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频繁跨境和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游者,这类“旅游者”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成为其空间感知标尺.5)顺应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的需求,研究对象从大众化群体扩展至个性化代表,即作为群体领袖和代表的个体研究应当加强,未来尤其应关注多身份及领袖型旅游者的时空行为.
旅游者 时空行为 变化趋势 自媒体平台
苟思远 李钢 张可心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日韩地理学联合会议、第一届亚洲地理学大会、第十五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532-543
201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