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显像管玻璃微泡问题的探讨
从八十年代初引进国外显像管玻壳生产线关键设备与技术,自投产以来,无论是黑白显像管玻璃,抑是彩管玻璃中的”微泡”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从事生产技术的科技人员,时好时坏,捉摸不定.直接影响着产品合格率与产量、企业经济效益.尤其对彩屏玻璃更为严重,由于屏面质量要求特别高而严格:如屏中心区绝不允许有肉眼能见的”微泡”存在.可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玻璃中”微泡”缺陷的废品率则较低?对这个长期存在的差异问题,笔者认为确有值得研讨的必要,以求得共识与改进.具体分析了二次气泡和密集型微泡的形成原因。要解决微泡问题在采取措施前,必须要深入实际,作好细致检查。笔者认为还是首先从原料和熔化工艺上做好深入的详细检查,不可遗漏一处.对使用比例大的硅砂水分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1%,不得疏忽,其次,对配合料中掺加量高达60-70%淬水回炉的碎玻璃,由于吸收量特别多,更要经过干燥处理;其三,对纯碱与碳酸钾等化工材料,必须存放在装设有干燥设备的仓库内,在使用前要测定其水分含量。这是众所周知的,务必不应随意使用。提出要求含Ba量高的玻璃在熔化后,要快速降温,以缩短在分解温度停留的时间,避免二次气泡的出现。
显像管玻壳 微泡现象 二次气泡 原料控制 融化工艺 分解温度
周锦章
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84-88
199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