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彩色显象管玻壳研磨工艺及其料浆系统

研磨工艺概述彩色显像管玻壳工艺是复杂的,技术难度较大.既具有一般玻璃工厂生产的配料、熔解及成型工艺,又具有光学玻璃生产的研磨工艺.成型的屏面或屏锥封接面,或多或少存在有冷纹、麻点、剪刀痕、脏物等缺陷.为达到其表面一定的形状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热加工后的玻坯尚需进行研磨、抛光加工.一般经研磨抛光后屏面表面的平均粗度为Rz0.2~0.14μ,相当于▽13.粗度与玻壳模具的表面光洁度、模具温度、研磨盘材质、研磨料粒度、研磨盘压力等因素有关.形状精度与模具形状、研磨量、研磨盘或研磨具、研磨方式、研磨压力、料浆粒度等有关.玻壳的研磨工艺和研磨设备,基本上引进谁家的生产技术就采用该家的研磨工艺和设备。从生产技术上而言,各厂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产品质量的优劣,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要依赖于各厂的管理水平、工人的技术素质和产品更新的应变能力。目前国内彩玻产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球面型玻壳、平面直角型(FS)玻壳和非球面型玻壳(HS或NF)。非球面型显像管(即高性能平面直角管)比平面直角型具有较多的优点,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非球面型玻壳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彩色显象管玻壳 研磨工艺 料浆系统

袁筱兴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国内会议

1993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河南安阳

中文

113-122

199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