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硼硅仪器玻璃熔化及成型的现代化--北京玻璃仪器厂四号炉改造成果
北京玻璃仪器厂自1958年在国内首先用池炉熔化成功特硬玻璃(BJTY),从而使中国仪器玻璃产品达到国际水平.但熔化未完全过关,能耗大、成品率低.且成型为手工生产,劳动生产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为改变达一状况,本厂经多年努力,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于1984年采用电辅助熔化,金属换热器、口混燃烧器、溢流、自动加料机、自动成型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对本厂四号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改造后整条生产线已运转二年.实践证明,本厂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整条生产线运行可靠,产量是改造前的十倍,单位产品能耗降到原来的八分之一.从而使中国玻璃仪器生产达到世界八十年代初的水平.现在,这条生产线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
玻璃熔炉 技术改造 节能降耗 稳定运行
沈长治
北京玻璃仪器厂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71-75
1989-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