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孔径100(A)以下的微孔玻璃

近十余年来,微孔玻璃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1),由于此种玻璃具有很大的表面(100~300m2/g)、可搭的孔径,其表面对一定分子具有亲和性,不仅可以分离不同尺寸的分子,而且还可以种类不同而分离之.如表面经有机硅烷处理后,可作色谱分离之用,亦可用于生物酶固定床(2).如表面以Al2O3、ZrO2、SnO2或CuO—Cr2O3,或贵金属处理后,可作为石油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3).制成无机隔膜.由于共有效的扩散势垒可用作超过滤膜,如用于血液过滤,及作为反渗透膜用于海水淡化(3)(4).在制备微孔玻璃的工艺方面,采用Na20-B203-Si02系统坡璃分相成为富硼相及富硅相然后用酸溶液浸出富硼相后,留下的为高硅的微孔玻璃。此方法由于分相及浸出两过程耗时多、生产周期长,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对Na20-B203-Si02系统玻璃制备孔径为100(A)及其以下的微孔玻璃组成,孔径的控制,玻璃的表面性质及作为石油催化剂载体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微孔玻璃 制备工艺 孔径参数 质量控制 表面性质

陈全庆 顾章玲 葛曼玲 朱永化

浙江大学材料系

国内会议

1989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洛阳

中文

141-147

1989-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