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35CM玻壳模具国产化总结

模具是生产玻壳的关键部件,可以说没有模具便没有玻壳产品.同时模具使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玻壳产品的质量,本厂由日本公司引进技术中不包括玻壳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和主要加工设备.原生产中模具靠进口.根据生产需要,14”玻壳产品生产每年需耗用两套模具,每套模具价格在70万美元左右,到1987年6月从日本进口的模具先后均达到了使用寿命,此时如果模具仍靠进口,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另一方面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模具国产化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玻壳模具国产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难度较大,由于玻壳模具在工作时温度很高,瞬间接触温度可达1000℃左右,同时在高温下又要对模具进行冷却,所以这就对模具的材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材质在高温下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还要具有耐腐蚀、冲击、氧化、疲劳等特点;同时在模具的表面不允许出现针孔、裂纹、砂眼等铸造缺陷;在低温下具有易于机械加工和可修性,材质多为含路不诱钢。另一方面玻壳产品压制出来以后具有一定的变形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这一部分变形量必须给予控制。由于模具和玻壳接触面多为不规则的曲面和曲线,它的尺寸直接影响坡壳产品的尺寸和质量,所以在模具设计和加工上必须给予考虑。

玻壳模具 使用寿命 质量控制

张文铭

天津津京联合玻壳厂

国内会议

1989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洛阳

中文

160-163

1989-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