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池窑的进展与耐火材料

玻璃生产与耐火材料很早以来就是亲密的伙伴.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西门子兄弟建造第一座带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连续熔化玻璃池窑,及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玻璃自动机器成形方法成熟以来,玻璃工业向大规模生产发展,各门类品种的优质耐火材料不断出现,对玻璃工业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改进玻璃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熔窑熔化率若有过高的要求,会影响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每吨玻璃所需的筑炉费用。若对熔窑寿命有过高的要求,则会限制熔化率,增加能耗。熔窑的使用寿命越长,生产每吨玻璃所耗的耐火材料越少。耐火材料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发生晶相转变、晶体增长、气孔减小,还会带来辐射热损失的进一步提高,和蓄热室热回收效率的降低,导致能耗增多。另外,熔窑使用周期太长,某些技术过时,有可能影响新的技术及时采用,甚至降低竞争能力。因此,如何对熔化率、使用周期和能源消耗三者兼顾,统一协调、权衡得失,合理匹配选用耐火材料,使达到较长的运行周期和适当高的熔化率。
玻璃池窑 耐火材料 使用寿命 节能降耗
金效先
轻工业部设计院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210-216
1989-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