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显象管玻璃发霉测试方法与发霉机理的研究

显象管玻璃的发霉(即风化)是电真空玻璃生产中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对平板、光学、器皿玻璃的发霉,国内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对于显象管玻璃发霉的研究,发表的文献很少.为此,把国内显象管玻璃,经人工发霉后,研究共发霉程度测试方法和发霉机理,对显象管玻璃发霉程度可采用析碱量、表面膜厚及折射率、红外反射谱、扫描电镜等测定方法,各有共特点。轻度发霉以测定表面膜厚度和折射率为合适,既方便又准确。析碱量测定适用范围很广,从轻度发霉到生成白色不透明的发霉产物,均可应用,但无碱玻璃不能应用。红外反射光谱可作为测定表面膜组成的方法,是其他方法的补充,单独应用,缺少定量数据。扫描电镜观察发霉表面形貌效果很好,但成本太贵,配以x射线波长色散谱仪还可定性分析发霉产物成分。发霉的机理与玻璃受水侵蚀机理相似,分为吸附、离子交换、表面膜生成、OH对骨架的侵蚀几个阶段。所不同于水侵蚀的方面是玻璃中碱和水中H+(或H3O+)交换后,生成的OH-离子积聚在玻璃表面,浓度较高,而在水中OH-离子被水液不断带走,不会产生积聚问题;所以发霉时,OH-对玻璃骨架的侵蚀很严重,造成表面粗糙不平,甚至不透明。大气中的CO2可起加速发霉作用。

显象管玻璃 发霉机理 程度测试 表面形貌

王承遇 周良知

大连轻工业学院

国内会议

1984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15

198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