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燃烧法及其在玻璃池炉中应用的初探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先进国家先后采用池炉底部鼓泡的先进技术,进行热点控制,以达到既能对玻璃进行强制熔化,缩短玻璃熔化周期,又能保持池炉正常工作时的泡介线和热点位置的稳定,提高玻璃的熔化率,玻璃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降低了生产成本,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为重量的是,由于提高了玻璃熔化的热效率而节约能源.七十年代初期,国内一些玻璃厂也曾采用过炉底鼓泡装置进行上述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效果,还带来了对炉底粘土砖的严重侵蚀.本文根据气体燃烧机理和炉底鼓泡技术以及苏联科学家对含高钡重晶质及王冕牌光学玻璃进行气泡产生原因的试验及分析的启示,因而设想在池炉底部使用予混合的可燃性气体,以炉底鼓泡形式对玻璃液进行加热,燃料将在玻璃液内部进行充分燃烧,放出大量热能拜直接传给熔融的玻璃液,并利用燃烧后的废气对玻璃液进行搅拌,从而加速了玻璃液中的气体排除速度,使澄清和均化过程相应加快。
玻璃生产 炉底鼓泡 沸騰燃烧法 工艺流程
吳鈐
733厂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2-117
198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