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干旱区节水型绿洲农田防护林带根生物量空间分布

干旱区绿洲农田防护林主体功能是防风固沙,碳汇功能却易被忽略,尤其防护林地下碳储量研究的还不投深入,针对节水型田渠林路式2行窄林带小网格结构根系生物量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而根系是树木赖以生存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根生物量直接反映林带健康状况和根碳储量.在为探明干旱区绿洲农田防护林带土层空间垂直和水平根系根生物量的分布结构及规律,以便为类似地区乃至三北防护林修复过程中根生物量和碳储量的计算提供参考依据,特开展本研究.试区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绿洲为背景,选择典型林带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生物量实地调查的方法,按径级调查20棵目标树根生物量,建模以分析根生物量不同土层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根生物量调查得出:随着土层加深根、垂直根系、水平根系生物量逐层递减,呈浅土层集中分布;Ⅰ、Ⅱ、Ⅲ层空间根、垂直根系、水平根系生物量皆随胸径的生长而增长,只有Ⅳ层有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生物量极小;Ⅰ、Ⅱ层囊括87.11%-100%根生物量,以垂直根系为主,分配比例基本恒定;胸径至22.85-36.30cm,Ⅲ、Ⅳ土层只有垂直根系根生物量分布.沙漠绿洲节水型田渠林路电式农田防护林带不同土层根、垂直根系、水平根系生物量由浅入深逐层减小,呈表土层集中的空间分布,且分配比例相对恒定,不随胸径增长而呈现明显变化;且随胸径增长各土层根、垂直根系、水平根系生物量而增长;Ⅰ-Ⅳ层空间的根、垂直根系、水平根系生物量及分配比例增长模型21个,均极显著;垂直根系为根生物量的主体,随胸径而递增,每层占比除Ⅰ层均递增;水平根系分布于Ⅰ层和Ⅱ层,生物量亦随胸径递增,Ⅰ层占比例递增,Ⅱ层反之.

农田防护林 根生物量 空间分布 干旱区

赵英铭 杨文斌 雷渊才 包春燕 孙非 李炜 张鸿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 磴口0152002;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国家林业局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 磴口015200 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内蒙古 临河015000 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国家林业局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 磴口015200

国内会议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会术年会

格尔木

中文

187-201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