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肌力减退的伪装与识别
脊髓损伤的难点在于外伤与疾病的鉴别及肌力的判断。CT对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大于90%。MRI在矢状位T1相可良好地显示椎体粉碎或压缩骨折、错位、椎间盘突出以及脊髓受压移位,对脊髓挫裂伤或横断伤时,急性期可见局部脊髓增粗及断端信号强度稍低,伴有脊髓出血时,可见受损的脊髓内有点状短T1异常高度信号影;晚期可见外伤性节段以下脊髓萎缩、软化及空洞形成。对肌力的判断,一般0级到2级常伴明显肌肉萎缩,对照标准较易判断,而3级、4级肌力需要伤者的积极配合,较难判断。伤者为获取更多赔偿,在鉴定时不配合检查甚至伪装。这种伪装亦可能来源于伤者亲属、代理人的纵容和教唆。一旦伪装未被识别,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偏差往往较大,如案例1两次鉴定相差3个级别。笔者认为,对于脊髓损伤,要明确损伤基础、分析外伤与疾病的关系,告知伤者不配合检查或者检查结果明显与损伤基础不符不予评定伤残的法律后果,结合专科会诊意见,必要时对伤者离开鉴定场所或生活环境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可有效地识别伪装。
脊髓损伤 肌力减退 影像学检查 法医鉴定
王建国 刘长武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江苏盐城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公安局 江苏盐城224200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267-268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