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井水中硅藻分布特点及其法医学意义
井水中尸体并不常见,并且此类案件调查结果往往属于死后抛尸入井,但在法医的日常工作中,决不能先入为主,确切的死因分析便是法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关键手段。井水中硅藻含量稀少,可能一次检验无法检出硅藻存在,因此在进行关于井水的硅藻检验时应尽可能的多取水样,进行多次高速离心沉淀,增加涂片数量,以便尽可能的提高实验结果的阳性率,镜检时注意辨认所取水样中具有特征性的硅藻形态,特别是在河水中较为罕见的硅藻种类;同理,对井中尸体的脏器进行处理时,也要尽可能的多取检材,反复多次离心沉淀,增加涂片数量,避免因井水中硅藻含量稀少导致的假阴性结果。结合井水中硅藻的分布特点,井水中尸体进行脏器硅藻检验时,判断其结果是生前或死后溺水的衡量标准需要绝对慎重,一方面要结合水样中硅藻含量,一方面还需比较水样与脏器中检出的硅藻形态。当水样与脏器检验结果为阳性时,根据水样中硅藻形态特征,若与脏器检验结果相一致,同时在没有其他致命性损伤的前提下可以判定为生前溺水:当水样中检出硅藻而脏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也不能完全否认生前溺水,需要通过仔细的尸体检验查明是否存在其他致命性损伤,是否有特征性的溺死征象,在排除其他可能的死因后仍有生前溺水的可能性。然而,在涉及案件性质的判断时,硅藻检验结果作为一项辅助手段,还需要结合案情、现场、尸体征象等多种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考虑。
水中尸体 法医鉴定 脏器检验 硅藻形态
褚俊
苏州市公安局 江苏苏州 215131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479-48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