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分离技术之重大突破--光子晶体色谱柱用于毛细管电色谱的蛋白质和多肽分离
液相色谱(HPLC)已有50多年历史.但是在色谱仪器研制方面的进展却很缓慢.2004年的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问世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突破.UPLC把过去的泵压从6,000psi增加到约30,000psi,因此把色谱填料粒径从3微米降低到1.7微米,使得柱效由原来的每米10万理论塔板数增加到25万,分离柱效和分辨度均得到提升,同时分离速度也得到了改善.然而,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分离分析技术的要求也日趋迫切.将液相色谱中的溶剂输送系统引入到毛细管电色谱(CEC)之中,发展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它不仅解决了“纯粹”电色谱中产生气泡和干柱问题,而且实现了定量阀进样和二元梯度洗脱。pCEC是电动分离与液相色谱技术的理想结合,具有高柱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快速分离的特点。在pCEC中,电渗流是流动相的主要驱动力,它有两重优点:一是电渗流驱动流动相时,流动相的前锋流型呈“柱塞”型,和液相色谱压力流的“抛物线”型相比,大大降低溶质的峰展宽,因此提高了柱效;二是由于电渗流不产生反压,使得亚微米填料的使用成为可能,从而取得前所未有的理论塔板数和分辨率。
蛋白质 多肽分离 毛细管电色谱 光子晶体色谱柱
柳青 陈巧梅 申琳 王彦 薛芸 王玉红 孙淑军 李静 阎超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200240;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3-14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