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纳升液相色谱-非变径电喷雾离子源的研究

近年来纳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前沿学科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电喷雾离子源作为作为纳流液相色谱与质谱连接的主要离子化方式之一,其喷针的尺寸、形貌、质量严重影响离子化效率,进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及分辨率.纳流喷针内径控制是优化喷雾形貌、提高离子化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商品化喷针为仪器拉制,其拉制过程虽为相同条件,但所拉制喷针内径仍无法得到严格控制,需要配合大量后续表征质控,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残次品的产生,耗时耗力.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可严格控制毛细管喷针内径的拉制方法,并对其喷雾效果进行了表征。首先将长20cm、内径75μm的石英毛细管内部注满水,随后将一根长30cm,外径10μm的钨丝穿入石英毛细管,每边留出5cm长的钨丝。用瓦斯喷枪作为热源,灼烧毛细管中部,将毛细管延轴向拉伸5s,移去热源。最终利用毛细管切割器切断毛细管中部,形成两根内径相同,且与钨丝外径相同的毛细管喷针。所制备毛细管喷针喷雾效果优异,喷雾角度为标准的96度,且泰勒锥明显。此方法优势及创新在于,可以有效一次性拉制两根内径相同的纳升毛细管喷针,有效提高离子化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根据不同需要,不同仪器,有效控制所制备喷针毛细管内径,且一次性可制备两根。

电喷雾离子源 纳流喷针 内径控制 离子化效率

张权青 黄元宇 贾滨 杨芃原

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成都

中文

811-811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