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无浆体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牛无浆体(Anaplasma ovis)隶属无浆体属,可致牛羊等动物无浆体病,临床以高热、贫血、体重减轻等为特征.目前检测牛无浆体感染最常用方法是镜检和血清学诊断,但前者主易漏检,而后者则因交叉反应而出现误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方法被广泛用来检测牛无浆体,然而常规PCR敏感性较差,巢式PCR费时且易污染,实时定量PCR虽敏感性较高但需特殊而昂贵的仪器,因此亟需一种简单快捷地检测牛无浆体的方法.应用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发现120份绵羊/山羊田间样品中,牛无浆体的阳性率高达67.5%(81/120),远高于常规PCR(18.3%,22/120)和巢式PCR(35.8%,43/120)的阳性率。近年来关于小反刍动物牛无浆体感染的报道较多,刘志杰等(2012)报道,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262只山羊的牛无浆体感染率为49.6%,以及我国东南部的100只绵羊/山羊中牛无浆体阳性率为49.0%(2016)。然而牛无浆体对反刍动物的致病性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牛无浆体 LAMP检测 感染率
王金鸿 张艳 崔艳艳 闫亚群 王晓星 王荣军 菅复春 张龙现 宁长申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石家庄
中文
1-1
2017-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