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时,通常假定桩体受剪切破坏,采用复合抗剪强度来考虑桩体的抗滑作用,其结果往往高估了复合地基的稳定性.通过建立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逐级加载过程中不同位置桩体的受力特征;并考虑桩身受压、受拉、受弯和受剪的综合作用,以桩体所处的应力状态为判据,系统分析各桩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分布及其可能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路堤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桩身轴力和弯矩产生的应力叠加后的拉应力或压应力超出容许值,而受剪破坏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路堤下不同位置桩体的破坏模式是不同的,其中路堤中心下桩体受压破坏的可能性较大,路肩下桩体受压弯破坏的可能性较大,而坡脚处桩体受拉弯破坏的可能性较大.

道路工程 路堤结构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受力特性 破坏模式

俞建霖 任伟 徐凌峰 彭永飞 龚晓南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浙江绿城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3 浙江安吉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3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

南昌

中文

414-421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