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区域地壳应变与地震震源机制分析龙泉山断裂带构造特征
龙泉山断裂带是四川盆地内部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的一条小型断裂带,关于其构造特征目前存在两种假说:低角度逆冲断裂带和高角度张性断裂带.2009-2015年间GPS观测结果显示,龙泉山断裂带中南段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处于显著的张性应变状态。理论结果显示,汶川Mw7.9地震的震后松弛效应对龙泉山断裂带周边地区应变场的贡献非常有限,基本不改变GPS应变场的形态。此外,获得的四川盆地内部18个3.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其中张性地震11个,占总数的61%,该结果与GPS观测到的张性应变状态互洽,显示了盆地内部张性应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龙泉山断裂带周边地区张性应变场与高比重张性地震均显示,龙泉山断裂带是一条因为龙门山的压力作用而产生的高角度张性断裂带,而不是广为接受的低角度逆冲断裂带。
龙泉山断裂带 构造特征 地壳应变 地震震源
付广裕 苏小宁 刘泰 李君 佘雅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北京 10003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55-1055
2016-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