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在华南地块速度相对较高约5.2km/s。一般情况下,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地表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应力在基底界面和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易于积累和释放,而云南恰又跨越了多条活动断裂带,因此地震在该区的频繁发生与断裂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联。

地震测深剖面 速度结构 地质构造单元 应力分布

潘素珍 王夫运 刘保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市 450002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075-1076

2016-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