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rchhoff的震源机制叠加成像
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是微地震监测技术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裂缝破裂、震源机制分析的重要基础.与主动源地震相比,微地震通常无法准确获取震源的激发时间.现有方法通常假设一系列可能的激发时刻,通过扫描叠加的方式或者波场逆推的方法获取振幅能量值,通过判断振幅能量最大或者能量聚焦来选定震源位置及激发时刻.该类方法主要基于能量的判断,低信噪比数据或者多震源数据往往会导致判断出现误差,而震源位置以及激发时刻误差会直接影响基于准确定位位置为前提的震源机制反演.本研究中,基于互相关偏移的方法无需知道记录的激发时间,因此可以避免基于能量判断而导致的位置和能量求取误差.基于获取的互相关偏移结果,反偏移可以获取激发时刻,然后通过散射叠加的方式进行震源机制叠加成像.该机制求取的流程无需准确的定位位置,同时基于叠加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取能量相关性最大的位置以及该位置处的震源机制.
微地震监测 互相关偏移 散射叠加 成像技术
武绍江 王一博 常旭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市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93-1594
2016-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