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的煤层气高产走廊:中亚造山带北缘中-新生代含煤盆地群
位于中国北部的中亚造山带北侧的“中亚煤层气聚集域”,无论是在其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历史,还是在含煤盆地煤储层、煤变质程度方面,均有着与北美落基山造山带及其煤层气高产走廊含煤盆地相似的特点,而且其规模更为宏伟,而近期的这一区带局部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也展示了其高产走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亚造山带和煤层气中亚聚集域与北美落基山造山带及其煤层气高产走廊的主要地质特征(包括含煤盆地性质、造山带构造活动特点、煤变质程度、煤储层渗透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我国中亚煤层气聚集域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基本条件,提出中亚造山带北缘的中亚煤层气聚集域有望成为我国煤层气高产走廊带,为中国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宏观部署和决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煤层气 勘探工作 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方爱民 侯泉林 张俊敏 帕尔哈提 陈飞
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 乌鲁木齐 45001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 乌鲁木齐 450016
国内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1-7
2016-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