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毒gE和gC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本实验室根据已发表的PRV的gC、gE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两对引物,建立了区分PRV变异株和经典株的方法,对2016年期间江苏、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的大中型猪场送检的35份病料进行PRV检测,检测出9份阳性病料并对其gC、gE序列进行扩增,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将扩增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32个PRV变异株和17个经典PRV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9个PRV阳性毒株均为PRV变异株。gE基因比对结果显示:所测得的PRV毒株之间核酸序列同源性均很高,gC基因比对结果显示:所测得的毒株与2012年以来的变异株的核昔酸同源性及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与经典株的核昔酸同源性及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相对较低。

猪伪狂犬病毒 gE基因 gC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刘春晓 彭金美 李真 张晶 王倩 张洪亮 蔡雪辉 田志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病原监测学与流行病学研究团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278-278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