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副猪嗜血杆菌SC-1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目的:研究副猪嗜血杆菌SC-1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方法:运用PCR方法扩增副猪嗜血杆菌SC-1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Capsularpolysaccharide export protein,CPEP)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经鉴定测序验证后,用BamHⅠ、XhoⅠ行双酶切获得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与相同方法酶切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酶切产物,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PE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以及Western-blot分析免疫原性分析,纯化CPEP,并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水平及攻毒保护率. 结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PEP;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得到了大小约35ku的蛋白;Western-blot分析显示,CPEP能与Hps SC-1阳性血清发生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证实了该重组CPEP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以致死剂量的强毒株SC-1攻毒,重组蛋白的免疫能够减缓发病并表现出40%的保护率. 结论:重组蛋白CPEP的部分保护作用表明其可以作为免疫候选因子,为未来副猪嗜血杆菌标准化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副猪嗜血杆菌 荚膜多糖输出蛋白 基因表达 免疫原性

张飞 都启晶 张洋溢 文心田 黄小波 曹三杰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中心,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中心,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室,成都 611130;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重庆

中文

552-567

201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