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野下的“金融文明”

金融,体现了货币逻辑的变化更新.金融化,并不单纯意味着货币流通,更是对社会再生产方式的虚拟化以及符号化.脱离了金融化,物质生产将趋于边缘化,并可能被肢解.金融能为社会创造巨额利润,金融创新能有效推动经济以及相关制度创新.金融创新能有效推动“金融化”,并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发展.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野的角度,对“金融文明”进行深入探究,为金融创新提供借鉴.金融文明,其内在逻辑是促进更多人与资本发生活动,并借助金融手段,实现日常货币的资本化,由此推动人类步入普遍意义上的财富竞争中。然而,财富竞争必然产生大量的失败者。遵循资本逻辑,失败者的不幸为资本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相应的社会机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则致力于对资本文明中存在的不幸进行根除,致力于对财富二元性占有的对立性进行消除。在金融文明下,抽象财富日趋成为普遍的财富形式,而人的具体劳动则出现普遍异化,且人类生命意义普遍出现贫困化。在金融文明中,金融是符号化的货币资本,代表了抽象的一般劳动,并直接代表和享有了社会抽象财富,而劳动者并不是社会抽象财富的享有者。在金融文明下,劳动者必须借助金融手段及相关工具,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并享有资本文明的富足。

金融文明 创新发展 抽象财富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卢曼

中国银行廊坊分行

国内会议

对接京津——改革开放 丰碑伟业研讨会

河北廊坊

中文

1-6

201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