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技术探寻治未病新法的心理生理特征研究
目的:探寻正心修身状态脑区的分布特点,为治未病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方法:招募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学生69人,基线资料均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监测大学生参与正心修身操作水平的脑电变化规律.两组通过培训与练习,25周后进行脑电测量. 结果:相对功率各频带:①频带实验组以CPz导联最高18.323μV2,最低Pg2导联在17.419μV2.对照组最高和最低功率分别为10.897μV2、9.993μV2.②θ频带实验组的FCz导联最高10.163μV2,最低T6导联在9.771μV2.对照组相同的导联最高和最低功率分别为8.288μV2、7.896μV2.③α1频带实验组以CPz导联最高18.323μV2,最低Pg2,17.419μV2.对照组最高和最低功率分别为10.897μV2、9.993μV2.④αa2频带对照组以01导联功率最高12.018μV2,最低F7导联为11.584μV2.实验组相同导联相对功率值分别为8.15311V2、7.720μV2.⑤β1频带实验组的Cz导联相对功率值最高超过4.947μV2,最低区域T6导联4.820μV2.对照组相同的导联分别为4.369μV2以下、4.242μV2.⑥β2频带实验组的02导联最高3.489μV2,最低F7导联为3.387μV2.对照组分别为3.152μV2、3.051μV2. 结论:“正心修身”从心、身、息的锤炼的过程,到三者融为一体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有利于“治未病”理论丰富与发展.
正心修身 治未病思想 心理特征 生理特征
翟向阳 魏玉龙
河南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6,230-236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