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地区冬末初春两场暴雪对比分析
本文通过对2013年2月28日-3月1日(过程Ⅰ)与2015年2月16日-17日(过程Ⅱ)高低空及地面形势场及要素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暴雪强度和落区取决于系统移动速度和移动路线.过程(Ⅰ)主要是受高空低涡和蒙古气旋共同槽影响,配合急流和锋区;过程(Ⅱ)受高空低涡和华北倒槽共同影响,配合低空南风和东南风水汽输送.两场暴雪过程均具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充沛的水汽条件,前期暖湿空气导致的升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储备,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同时物理量场大值区位置与降水落区比较一致.
暴雪分析 高空低涡 蒙古气旋 华北倒槽 水汽输送 垂直上升运动
邢颖颖 田忠臣 段明国
白山市气象局,吉林白山 1343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01-304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