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校企零距离”实训体系构建--基于行业发展角度
”应用性”是高职院校与学术型本科院校的重大区别之一,是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基石,也是高职会计专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对高职院校来说,中小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12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在第一届中小市值企业投资论坛上指出:”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所以不管是就业还是创新,还是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克服会计人才就业“瓶颈”,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值得会计教育工作者深思。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从事校内实训课题的研究,但大都集中于核算能力,对“校企零距离”会计综合能力实训体系研究较少。本文从学校实训体系、学生实训成效,在职财务人员对校内实训体系的建议、企业招聘条件等方面设计问卷,有针对性地了解校企会计人才培养及需求“困境”,并以此为契机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完善会计实训体系提供合理的建议。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重视。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育的摇篮,应立足市场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单纯的职业技能向综合性的职业领悟和判断能力的转化或提升。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生如何计算、如何编制凭证以及报表,更应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使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能将复杂的会计资料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所处的经济环境有机结合,成为具备判断决策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实训体系 实践能力
周丽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63-171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