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濮凹陷低丰度区带勘探潜力再认识--以西南洼陷带为例

随着东濮凹陷进入高—超高勘探程度阶段,高丰度区带可供勘探近一步做工作的空间越来越小.在此老区勘探背景下,早期认为勘探潜力较小的低丰度区带,成为勘探工作的重点.西南洼陷带为东濮凹陷低丰度区带之一,本文以寻找低丰度区带内相对集中的主力生烃层为基础,围绕主力生烃层供烃方向,寻找相对富集的区块寻求规模效益突破为思路.以地震、钻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以洼陷的形成、演化为主线,以油气源对比为手段,认为西南洼陷带为先斜后洼型次洼,成洼期为沙三2段沉积早期黄河断层强烈活动时期;古近系主力生烃层为沙三3段顶至沙三2段底的暗色泥岩及页岩以及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西南洼陷带为混源不同期,原油来自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气源来自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且煤成气成藏期早,原油成藏期晚,形成上气、中油气、下气的区带油气藏序列.

低丰度区带 主力生烃层 供烃方向 油气藏序列

袁波 万涛 张琛琛 梅冰 兰亚萍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渤海湾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天津大港

中文

209-213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