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堡凹陷物源体系发育特征与优质储层形成

通过岩石成分、矿物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可将南堡凹陷物源体系在平面上划分为五个物源体系:西南物源体系、正南物源体系、西北部物源体系、东部物源体系、东部物源体系.通过不同物源体系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规律的对比发现,储层物性最好的物源体系是西南部物源体系,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9.26%,平均渗透率为205.75mD,其次是正南部物源体系,物性以中低孔中高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3.59%,平均渗透率为123.44mD.首先通过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并将南堡凹陷成岩体系分为六类,其中正南部物源体系下的沙一段与西南物源体系下的东三段到沙三段成岩体系最好,认为成岩系统的形成与物源体系有关,分选好、杂基含量少的物源使成岩过程中溶蚀作用增强,在成岩后期也能通过成岩作用改善储层物性.

储层物性 物源体系 成岩系统 溶蚀作用

赵忠新 赵迎冬 王建伟 张永超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渤海湾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

天津大港

中文

264-270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