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脑卒中的比例明显增高,是心肌梗死的5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资料显示,高血压对中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危险因素,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其独立致病的相对危险为3.4,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高达35%.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手段.目前血压管理已从传统关注降压的“量”逐渐转变为注重降压的“质”。清晨血压管理是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家庭自测血压的普及,对清晨血压的管理已成为可能。本指导建议旨在规范清晨血压管理,提高医生对清晨血压的认识,更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自我血压监测,从而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缓并逆转中国心、脑血管事件持续高发趋势。 把清晨血压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于提高高血压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实施疾病管理项目,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国外研究表明,以患者为核心,医生、护士等共同参与,采用这一团队模式管理高血压,可更多降低收缩压达10 mmHg,血压达标率提高22%。提示高血压的整体管理可在疾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已经将高血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篇章,提示高血压防控已从血压数值管理及关注个体心、脑血管获益,进入高血压人群综合管理时代。建立以患者为核心,医生、护士、社区、患者、家属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社会化的血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将清晨血压作为高血压管理的切入点,可能是提高我国高血压管理水平的简单有效手段。
高血压 清晨血压 管理模式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3-91
2016-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