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动脉狭窄的血压控制策略

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部位依次是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大脑后动脉以及大脑前动脉.它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系统,如冠状动脉、颅外以及其他周围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同时,在中国、日本、韩国等颅内动脉狭窄发病率较高的亚洲国家,脑卒中死亡率也较高,提示颅内动脉狭窄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尽管针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并不少见,但目前在这部分患者中应当如何降压仍存在争议.重点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和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降压策略进行了研究。

颅内动脉狭窄 降压治疗 药物选择

赵性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北京

中文

205-208

2016-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