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责任分配研究
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确立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宏观目标,《巴黎协定》无疑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但资金、技术、减排力度、责任分配方案问题仍然尚未达成一致.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但这样的高排放水平与承担着大量碳泄漏密切相关.本文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日本统计年鉴》等数据,使用进口产品在进口国生产时的碳耗系数,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尤其是区分加工贸易所导致的再出口隐含碳,对经典投入产出模型进行补充,准确地测算两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同时用各行业的中间投入总和除以其净产出,得到各行业作为生产者应该承担的比例,探讨隐含碳排放责任的分配.结果得出2002-2011年,中国生产者责任和日本消费者责任的占比有所增加,日本通过从中国进口高排放强度部门的产品用于本国中间投入,形成了碳排放转移,此部分的排放责任也应由日本进口中间投入的消费者共同承担.最后基于双边贸易隐含碳的测算结果以及责任分配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模型 责任分配 中国 日本
金继红 居乂羲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
国内会议
河北张家口
中文
126-139
2016-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