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近两年我国城市公共工程建设热点,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涉及单位部门多而使得融资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需求的特点,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各种融资模式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可行性、适用性.结合各类融资模式在不同条件下的实施方案的成本分析,提出基于不同环境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融资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投资额一般较大,在城市资金较为充裕的地区可以采用政府全额投资的模式,但更应该普及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投资模式,加快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同时,财政支出较为拮据的城市可以慎重选用TOT等融资模式,以旧项目带动新项目,稳健地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了避免管廊使用期出现各种问题,应该采用提前规划、强制入廊和平衡收费的模式,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融资模式 政府主导 市场化运作 社会资本
刘颖 周宗凯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20-124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