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房颤:自主神经激活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在探索之中.一般认为基质和(或)触发灶是房颤发生和(或)维持的主要机制.不过即使存在基质和(或)触发灶也不一定发生房颤,还与其他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主神经异常即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和调节失衡亦是诱发并房颤的重要因素.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在房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和关注,并成为近年房颤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978年,Coumel等发现在心脏传导结构正常的患者中,刺激心脏自主神经可以诱发房颤。其后,Schauerte等的研究显示,在心房不应期高频刺激心脏神经节可诱发肺静脉和上腔静脉的快速异位搏动形成,并进一步诱发房颤。后来,Pappone等发现,与未去自主神经支配的患者相比,去自主神经支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显著降低。以上研究表明,心脏自主神经能够影响和调节房颤的发作、维持和终止。由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诱发房颤的电生理机制不完全相同且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于是Coumel等提出了迷走性房颤和交感性房颤的概念。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激活 病因学

吴杰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488-491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