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ICD(2016)
心源性猝死(SCD)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我国SCD的发生率约为0.42‰,每年死亡总人数超过50万.SCD在1~22岁的人群中,发生率占其总死亡率的2.5%.多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具有SCD风险的成人患者一、二级预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Michel Mirowski于1980年首次报道ICD应用于一位16岁男孩患者,ICD已越来越多应用于有猝死风险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以发现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ICD已成为众多遗传性和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合并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儿童患者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鉴于ICD应用于儿童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对SCD高危患者的筛选及风险分层很重要,应选择合理方案筛选出SCD高危患者,结合临床医师经验给予个体化ICD治疗。有ICD植入适应证的儿童,植入过程通常需要考虑合适路径和技术,新技术可大大减少由设备导致的远期并发症。最终,ICD的成功(工作)是由准确地选择患者以及个体化设定算式所决定的。
心源性猝死 儿童患者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临床疗效
马建新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48-753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