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5《ACC/AHA/HRS成人室上速治疗指南》解读

如久旱时节的春雨,继2002年指南的13年后,美国ACC/AHA/HRS于2015年10月联合发表了《ACC/AHA/HRS成人室上速治疗指南》(简称指南),这是学术界期盼已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南.应当看到,近20年正是心律失常专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导管消融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根治,成为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其冲击着、甚至颠覆着这一学术领域的经典理论与认识.同时也使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传统概念出现了冲突与裂痕.面对心律失常这一学科的巨大变迁,不论普通的临床医生,还是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医生除惊喜与振奋外,面对这样一个大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疑惑而得不到权威性点拨. 2015指南全面阐述了各种室上速(房颤除外)的新时期认识,尤其在治疗与处理方面。而所谓新时期是指导管消融越来越有效根治心律失常的时代。2015指南客观评价和推荐了室上速的各种治疗,使临床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医生认识到,导管消融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对同一种心律失常伴不同情况的患者,指南都有不同的推荐,应当防止滥用或过度应用导管消融的治疗。同时还要正确评估其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重要作用,消除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无效或应当退出历史舞台的片面错误观点。而对广大不做介入治疗的临床医生学习本指南后应认识到,导管消融只是室上速治疗的一种方法,应正确合理应用。当室上速患者的导管消融属于Ⅰ类推荐时,应积极动员患者做介入治疗。此外,也应当充分相信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应当积极主动而合理地选择与应用。因此,2015指南除了实用性强与紧跟前沿外,同时对当今室上速治疗中,不同医生出现的选择介入还是药物治疗的认识裂痕做了很好的弥合。

室性心律过速 成人患者 临床治疗

郭继鸿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794-805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