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5%~28%.患者往往年龄偏大,心肌梗死范围较大,院内病死率较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开展与普及,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和心电图改变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结合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讨论如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累及到多支冠脉病变,且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患者往往预后不佳,住院期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主要表现在Killip分级增加,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增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尽早对阻塞血管进行再灌注治疗,以便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房室传导功能。因此,医务人员无论什么时候看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时都应该对患者的病情和危险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以确定是否需要紧急再灌注治疗,这对于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 再灌注治疗
杨晓芸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9-133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