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左室多点起搏

CRT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被公认为是治疗伴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传统CRT治疗是在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心室位点的起搏,即”三腔起搏”,以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对于中至重度心力衰竭、QRS波增宽、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CRT在不增加心肌耗氧前提下增加每搏排出量,提高心脏做功效率,使心室收缩非同步的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逆转心脏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入院率及死亡率.然而,传统的CRT治疗中仍有30%左右的患者无反应,后者主要认为与存在心肌瘢痕、非均质的电激动、非最佳起搏位置以及应用单左心室电极不足以实现左心室同步协调运动等相关.为了提高CRT反应率,近年来心脏再同步治疗领域提出了多点起搏(multisite pacing,MSP)的概念.本文就多点起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心室多位点起搏主要是指在每个心动周期同时发放两个左室起搏脉冲起搏左室,其目的是提高CRT术后疗效。目前,多点起搏主要分为不同静脉分支内的左室多部位起搏和单分支静脉内的左室多位点起搏。前者手术较复杂不利于推广;而后者利用四极电极及特殊脉冲发生器,手术相对简单,可能成为今后CRT疗法的标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室多点起搏 临床疗效

宿燕岗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303-309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