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RT:心性及非心性死亡率的作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在目前研究中得到充分肯定,但植入CRT后仍有较高死亡率,且部分患者心功能虽得到改善,却不能避免猝死,研究表明约2/3的患者死于心源性因素,而小部分为非心源性死亡.在心源性死亡中,60%与泵衰竭有关,约25%由心律失常导致.了解CRT术后具体死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改善CRT患者生存率有重大意义.笔者对CRT在心源性及非心源性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和作用进行了总结.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源性疾病 非心源性疾病 死亡率

白明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360-365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