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龙湾炮台的历史和格局看温州近代海防体系建设

温州沿海自明代起建立完备的海防体系,清初开始在瓯江沿岸建筑炮台,近代后引入新式火炮.本文从温州近代保存最完整的龙湾炮台的历史和格局等方面着手,以此来了解温州近代海防体系建设的情况和基本规律.近代以来温州的海防就是以瓯江口的节点防御工事为主要承载体,但并未构成特别完整的海防布局体系。受军事战略形势影响,温州虽为浙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开埠后发展较缓,腹地不大,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并不及沿海其他同级的城市。在中国近代诸如海防军事理论以及武器、战舰、航海等科学技术、战术策略与军队编制等相对落后的时期,温州近代海防建筑并未脱离传统的发展模式。更多地依赖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如山形、海湾、江流(尤其水文及气候条件)等对海防建筑的建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近代以来,西方多次沿着海路侵入中国的战争则构成了探讨温州海防布局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海防体系 空间布局 地理环境 建筑构造

黄培量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国内会议

第15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89-95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