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问题·路径·方法--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为何必要、如何可能

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技术史研究,将从历史向度上检讨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技术体系的现代转型,尤其是它支持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走向自立的过程与影响,对于夯实中国现代建筑的学术基础、支撑新型城镇化实践,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究竟何为?这是引领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它在建造模式上的演变脉络、阶段性特征,以及有关专业术语、核心产业、人物群体、学术组织和知识体系,则是展开研究的主要路径,并采用实例解析、文献分析与数理统计协同的综合方法,以弥补纯粹文献法的缺陷.研究不仅强调学术理想与现实关注并重的问题意识的必要性,而且技术路线的精巧设计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从而指向学术传统与实践逻辑的重新链接.

现代建筑 技术史 建筑设计 建造模式

李海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第15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大连

中文

199-206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