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音樂文獻集藏、應用與思考--以臺灣作曲家手稿典藏為例

音乐文献典藏为国外一门行之有年的专门学科,许多国家皆成立相关单位负责典藏,而这些文献资料,除能完整保留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及历程,亦可透过手稿的研究,探询其音乐创作历程、版本及风格演变,提供研究者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音乐文献的保存及应用拥有众多面向,包括音响、手稿、影音、相片等类别,如何设置存放地点,让原件得以获得妥善保存,并透过数位化作业及授权签订等长远的规划及处理,方能让珍贵的音乐文献资料得以广泛运用.隶属于文化部国立传统艺术中心辖下的「台湾音乐馆」,多年来历经「民族音乐研究所」、「台湾音乐中心」等名称,在延续前辈贤达多年的搜集、研究、保存与推广的过程中,累积了对台湾音乐发展历程具重要意义的音乐文献及影音资料.近年来亦透过作曲家作品手稿之典藏,进行原件典藏、数位化及诠释资料建立,更透过资源共享、多元出版、展示与推广,将长期累积下的珍贵资产,使其转换成一国内外认识台湾音乐的窗口及社会教育之场所,亦将台湾音乐中「多族群」,或因民族迁徙、殖民背景形成的「文化演进历程」等重要特色,得以被聚焦及呈现,成为国内外认识、了解台湾音乐资讯交流之展示橱窗,并达到扮演活络台湾音乐生态之重要角色.

音乐文献 文化保护 艺术传承

黃馨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国内会议

2016台湾当代音乐生态学术论坛

台北

中文

217-230

2016-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