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初年海运漕粮探析
道光四年(1824)十一月中旬,由于高家堰大堤决口,洪泽湖水位骤降,漕运中断,漕粮不能如期运抵京师,清廷大为震惊.在多次尝试河运并付出巨大代价而漕船依然被困的危急关头,道光帝被迫采纳英和、琦善及陶澍等主张海运的建议,准许南方有漕八省中仅占江苏漕粮一半的四府一州,实行海运漕粮.经过陶澍、贺长龄等人精心筹备,海运在道光六年(1826)二月至八月成功实施,并显示了巨大优越性,意义重大.次年,运河疏通,道光帝无视海运的优越性,以及陶澍等人制定的海运章程及江苏漕米”永归海运”的建议,发布上谕,停止继续海运漕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漕船得以通行;另一方面是海运遭到漕运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以及道光帝安于现状,缺乏改革祖制和根本革除漕运弊政的气魄和能力.虽然此次海运漕粮仅实行一年即被废止,但漕运改革的趋势不可扭转.
海运漕粮 漕运改革 道光初年
董传岭
山东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国内会议
山东泰安
中文
57-69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